2024年郸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
来源: 周口市郸城县人民政府 时间: 2024-02-23 10:29:22 访问量:0

字体大小[ ] 打印

分享:

2023年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

我们锚定“两个确保”

深入实施“十大战略”三年行动计划

团结拼搏、砥砺奋进

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郸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

一年来,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:

抓运行、稳增长,经济向好态势更加稳固

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.3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5%,争取中央预算内、专项债、国债等各类资金22.1亿元;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3.8%,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9.3%,前九期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56.5亿元,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

抓机遇、谋发展,农高区建设更加深入

农高区总体发展规划和“四区一基地”建设方案全面完成。5万亩智慧粮田建成达效,智慧农业管理信息平台投入使用。周口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行。科创中心开放式重点实验室建成投用。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建设。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种质创新科研基地建设完成,成功认定省级制种大县。

抓项目、强支撑,主导产业集群更加壮大

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个,总投资248.06亿元。18个省重点项目、28个市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建设5000亩的小麦精深加工产业园,已入驻正星粉业、千喜鹤集团、同福食品等5家企业;建设276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,形成了以巨鑫生物、百年康鑫、神农药业等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;建设2580亩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园,金丹科技年产12万吨可降解材料项目建成投产,生物基降解材料产业向中高端迈进,获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;建设1000亩的伞业产业园,一期已入驻伞业企业16家,获批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。

抓改革、促创新,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

2168个事项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,98%的政务事项实现“全程网办”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100%,研发活动覆盖率74.53%。全年争取科研项目经费2050万元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、创新型中小企业56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3家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。金丹科技获评2023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、省级“头雁企业”、省级创新联合体。

抓建管、提品质,城市综合功能更加完善

G220闫楼至杨庄段改建、金丹大道西延、交通路西延等道路建成通车,人民路北延、洺河南路改造等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。改造城区积水点4个,铺设排水管网5198米。引江济淮郸城水源置换城乡供水工程扎实推进,已铺设供水管网2万米。新建街头游园16个,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地率、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.73%和41.47%。改造老旧小区4个,建成交付安置房2713套。

抓巩固、促增收,乡村振兴成效更加明显

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全面建成。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,批复创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4个。培育各类合作社4044个、家庭农场3176个、社会化服务组织66个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,认证绿色食品8个、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、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。478个行政村实现快递物流配送服务全覆盖。实施乡村产业帮扶项目27个,脱贫人口、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.52%、14.16%,G220、S211道路安全设施提升工程全面完成,G344秋渠乡至省界段建成通车,新建改造县乡村道路236公里。改造户厕3800户,打造美丽宜居村98个、环境示范村367个。

抓投入、增福祉,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

民生支出55.7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%。新增城镇就业1.6万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.3万人。组建城乡教育集团40个,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,新增学位1.1万个。全市第一家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学校建成投用。县级4家公立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以上,4家乡镇卫生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,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全覆盖。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。建成县中心敬老院,5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98户,康复救助残疾儿童643人次。

 

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“十四五"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
是实施“十大战略”三年行动计划的冲刺收官之年
围绕今年发展目标,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     (一)坚持创新驱动引领,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再获新突破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重点以前沿技术应用和重大科技攻关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让创新“关键变量"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培育壮大创新主体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、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。力争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0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,国家级专精特新"小巨人”企业1家,省级“头雁企业”“瞪羚企业"各1家。持续提升创新能力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.5亿元以上,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%以上,研发活动覆盖率达90%以上。新增省级研发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3家以上,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8项以上。推动巨鑫生物庆卡霉素,上海迪冉替普瑞酮等新产品早日上市。积极营造创新生态。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创新。持续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新增专利授权200件以上。引育高端人才30人以上,加强医疗、住房、子女就学等服务保障。
    (二)坚持延链补链强链,推动产业能级再有新提升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坚持“九园同创”,坚定走好集群发展、链式布局、园区化推进、“五链"耦合井进发展之路,促进产业向中高端、关键环迈进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。实施盛元食品生产线改造等智能化改造项目51个。力争全年入库工业技改项目12个,完成技改投资4.5亿元以上,新增“小升规”工业企业18家、省级智能车间(工厂)5家、优秀智能应用场景企业2家,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培育企业1家,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家。加速融入新兴产业链。加快金丹科技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建设,支持金丹科技向医疗领域生物基降解材料中高端迈进。加快建设周口生物医药孵化园,开工建设生物经济产业园专用污水处理厂,培育壮大新型生物药品、化学药制剂等产打造优热显的牛物医药研发业集群,打造优势明显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链。超前谋划、科学布局新型储能、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具有战略性、先导性的未来产业,推进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项目,中林生物质能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。加快数字产业园、大数据云中心建设。新增5G基站450个,实现5G网络自然村全覆盖。
    (三)坚持抢抓发展机遇,推动农高区建设再上新台阶。聚焦“四区一基地”发展定位,充分利用国家、省市支持政策,高标准,高质量推进农高区建设。打造一流种子产业基地。加快建设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和丰德康种业、天存种业智能化种子创制中心,把118平方公里农高区打造成优质种子田种植基地,创建国家小麦制种大县。打造一流现代农业示范区。扎实推进智慧农业园,智能农业装备示范园,农业融合示范园、国家小麦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,推动现代农业全链条、数字化、集群式发展。打造一流乡村振兴典范区。加快完善交通骨于路网,持续推进汲冢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建设农高区医院、现代物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项目,启动灌区工程、减污降碳示范工程等项目,加快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技术体系。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。加快推进千喜鹤集团、同福食品等重点项目建设,完成巨鑫生物原料药及成品药生产、百年康鑫智能化改造等项目,积极引进兆盈集团、中普科技等一批科技前沿企业,推动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。打造一流科技创新高地。推进双创中心共建共享,打造专家、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地。加强与中科院、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,共建国家小麦玉米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分中心。坚持与中原农谷错位发展、协调联动、共建共享、提质增效,加速在新品种推广转化、农业科技创新、现代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。
    (四)坚持投资消费并重,推动扩大有效需求再增新动力。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。推动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、良性循环。抢抓机遇扩投资。谋划科技创新、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等领域项目160个以上。扎实做好周商高铁,周平高速、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。加快保障性住房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、城中村改造等"三大工程”建设。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、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20亿元以上,把政策“含金量"转化为发展“实物量"。全力以赴推项目。全力推进7个省重点项目、39个市重点项目、60个县重点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金丹科技年产5万吨聚合级L-乳酸扩改、巨鑫生物医药产业园、百年康鑫中药饮片车间、千喜鹤乡村振兴智慧农业产业园(郸城)、周口(郸城)同福大健康食品城、丹阳生物年产10万吨功能性饮品等项目建设。多向发力促消费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、养老消费等新型消费。常态化开展大宗家电、新能源汽车、房产家装节等展销、促销活动。提升万洋、润商、建业等消费综合体服务功能,持续开放中心城区8处便民点,打造新地标美食城等10个城区夜间消费中心,建设南丰商贸街区等12个乡镇消费中心,新建50个电商村,加快城北物流园建设。
    (五)坚持扩大改革开放,推动经济发展再蓄新动能。坚持改革、开放“双轮驱动”,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动力,以更高水平开放拼抢机遇,蓄积更多高质量发展动能。深化改革增动力。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。深化地方金融改革。稳步推进农技、农经、农机"三支队伍"改革。统筹抓好财税、生态,医保、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改革。招商引资强实力。深化“五职”领导干部招商,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。围绕“三主一特"产业,动态完善产业链图谱,精准制定招商路线图,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,合同资金240亿元以上。优化环境添活力。深化"万人助万企"活动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力营造尊商重商、亲商暖商、护商爱商的浓厚氛围。
    (六)坚持聚焦提级扩能,推动城市建设再展新形象。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,聚产业、强服务、提品质,着力提升城区的集聚力、带动力。提升城市经济能级。打造生物医药、生物可降解材料、粮食精深加工、制伞产业等产业集群。培育发展平台经济、物流、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。规划建设文旅文创特色商业街区。开展小城镇建设三年提质行动。提升城市品质颜值。新建王子路南延、惠民路西延、文化路北延、方远北路东延等7条市政道路,提升改造金丹大道、支农路等6条市政道路。加快实施新建管网、管网修复、雨污分流等工程。开工建设郸城县第三水厂。新增停车位6000个,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00个以上。新建教育主题公园、学府春天带状公园等游园8个,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。提升城市承载能力。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、基础设施提档升级、产业配套设施捉质增效。大力发展带动能力强、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,优化住房供给结构,交付安置房3627套,持续完善教育设施,优化便民就医服务。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特色产业发展,全力推进南丰镇县域副中心建设。
    (七)坚持建设农业强县,推动乡村振兴再谱新篇章。锚定率先建成农业强县目标,持续落实"123710”工作部署,加快实现农业强,农村美,农民富,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。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"非粮化”,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80万亩以上。发挥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示范作用,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打造郸城小麦国家地理标志品牌。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,集成推广良田、良种、良机、良法,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4亿斤以上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巩固提升“三保障"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。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在1万人以上,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提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。新建蔬菜大棚200个以上,东部中药材种植达5.5万亩、南部黑皮冬瓜种植达6.5万亩,西部甘薯花生种植达15万亩,北部辣椒种植达7万亩,中部果蔬种植达3万亩。争创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(甘薯)1个、省级以上产业强镇2个。新培育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、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改建S324东线道路53.5公里,改造提升公园西路, X009线大顾寨至史集桥段等县乡村道168公里,打造标杆环线120公里。完成300个自然村电网升级改造。完成改厕1200户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6%以上。
    (八)坚持治理保护同步,推动生态环境再添新底色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,增长,在高水平保护和高效能治理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推动PM10、PM2.5、优良天数"两降一升";加快推进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;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守住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安全利用底线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。新造林350亩以上。全面落实“四水四定",统筹实施“五水综改”,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,打造"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环境。加快绿色转型发展。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产业,实施节能增效行动,倡导绿色低碳生活。
    (九)坚持厚植为民情怀,推动群众生活再增新福祉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用心用情顺应群众期盼,办好办实民生实事,坚决兜住、兜准、兜牢民生底线。落实就业创业政策。开展培训2.8万人次以上,新增技能人才1.76万人。新增城镇就业7300人以上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00人以上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。改扩建城乡幼儿园7所,建成城区2所寄宿制学校,新增学位1万个。开工建设县第一职业高中、职业中专新校区,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推进健康郸城建设。加快建设县域医疗中心,推进县人民医院西南院区、县妇幼保健院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县城4所医院升级晋档,加快村卫生室公有化进程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。加快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洺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。推动8个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82户。持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“阳光家园”项目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。加快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60场次以上。积极挖掘郸城历史文化内涵,传承红色文化基因,讲好“郸城故事”,打造文旅文创品牌6个。加强网络文明建设,打造清朗网络空间。筑牢安全发展防线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精细化常态化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,加强药品安全监管。完善城乡消防救援体系,全面提升专业灭火和综合救援能力。做好极端天气、洪涝干旱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。加强"一网通管”社会治理运用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"枫桥经验”“浦江经验”。深入开展“三零”创建,持续推进公安“强基工程”,深化“一村(格)一警”机制,打造警情治理新模式。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,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郸城、法治郸城。

使命呼唤担当,奋斗成就梦想!

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

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

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

在县委坚强领导下

团结一心、奋力拼搏

跑出发展加速度

开创郸城事业新局面!

 



责任编辑:郸城县管理员